-
-
释摩腾云Lv.15楼主+关注
- 2021-10-03 13:42 来自河南 开封
之所以要谈这个话题,是因为听到有的家庭的学生不愿去上学了,而且家长还说他的孩子一个月不上学也还能很优秀,问题是他的孩子突然有自杀的倾向。
那么问题一:孩子预想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有哪些学生不想上学?
问题三:为什么大多数学生愿意上学?
从我个人的观念里,这仅仅从幸福感和失落感的角度就能全部解释。
第一:孩子(学生)预想自杀的原因是失落感太大。学生本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或者说自己认为的优点不被社会认可。
第二:不想上学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完美者,一类是对学校生活不感兴趣者。追求完美者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局限,所以不想上学了,对学校学习不感兴趣者因为在校外得到了自由,所以不想上学。这实际上是在学校有很大的失落感导致的逃离学校。
第三:大多数学生愿意在学校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校的幸福感远远超出他们的失落感,所以,他们很乐意在学校。
但是,这跟名次和成绩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大部分家庭都把名次和成绩看作人生的一个成长记录,教育孩子大不了从头再来,那么他们的孩子还会沉浸在名次和成绩带给他们的失落感中吗?
假若是家长或者是亲人因为学生的名次和成绩而进入狂怒和狂喜中,那么学生能会稳定情绪吗?
特别是当学生面对亲人的密集的、重复的谴责、批评之中时,他们就只能逃避了。另外两条路就是自杀和反抗(包括杀人)。
幸福感和失落感与学历无关、与智力无关,这就是为什么最高学府也会出现杀人犯的原因。而这,却与情感有很大关系。而现在的很多学校 却常常忽略情感教育。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根据名次和成绩判断学生的优秀与否,而并不强调他们的努力和诚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