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五行是一种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分别用“木、火、土、金、水”表示,而五行中的“木、火、金、水”分别与“东、南、西、北”这四方对应,这是我们通过原来的五行理论就能知道的。但是,它们为什么是这种对应关系呢?这是原来的理论没有解释的。
下面,我打算从文字的形体方面做一下分析:
请看“木、火、金、水”的古代形体:
![]()
![]()
![]()
![]()
再看“东、南、西、北”的古代形体:
![]()
![]()
![]()
![]()
也许大家还没看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我说:东和木有关系,那么你会认为还能说的过去;
那火和南怎么有关系呢?本人认为,“南”的上半部看起来像人的部分表示的应该是“燃烧的火把”。这可以看看“主”的古代字形
![]()
再看金的篆体,像“月亮下面发光的土”,而“西”字可以看作“两个棍棒相击会发光”,当然,多一个棍棒敲击会发光的字形也可以理解了,另外,如果当作存放金属的地方,也能和金属有自然的联系。虽然“西”字经常被解释成“鸟窝”,但是那样的话,西与金的联系就有点牵强了。
水与北的联系,水当然可以看作一条河流里面有水流,而北虽然看作两个人向背而行,但是如果看作是两条主河流分成向背的两条支流不是更能增加“北”字的解释力吗?
综合以上分析,感觉:东南西北与木火金水的联系更容易记牢了。而“春、夏、秋、冬”与“木、火、金、水”的联系是不是也这么紧密呢?
下面请看“春、夏、秋、冬”的古代字形:
![]()
![]()
![]()
![]()
春看起来和木还算有联系,上面像木或者草。
夏看起来和火不像有联系,难道“夏”字的下面表示“一堆火”?表示火在烧锅的意思?请看“寒”的古代字形:
![]()
那些看起来很零碎的笔画确实在一些地方能当火用。如果夏的下面真的表示能火,那么在“华夏”中与火的读音联系更大的“华”是不是也表示火呢?请看“华”的古代字形:
![]()
“华”的上部和“南”的上部很相似,所以把华理解成火更加顺理成章。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测:“华”字表示上部的大火,“夏”字表示下面的大火,而“华夏”都能称为“大”,是不是“大”本身就是“火”的意思? 你看看“南”字上面的“火”多么像“大”!虽然有人把“大”解释成一个伸开胳膊腿的人,但从“大”字多种引申意思来看,把“大”理解成“人”不如理解成“火”,这样,“大”的反义词“小”也更有说服力了,因为“小”像水点。请看“小”的古代字形:
![]()
同样道理,“上”字的上面那一短横表示向上的火苗,“下”字下面那一短点可以看作向下的水点。
这样的话,古代的“火曰炎上,水曰润下”也更加合乎情理了。
好了,以上这些,仅是我一家之言,对错任人评判,欢迎你对我的观点的关注,在此等待您的高论!